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我与地坛》无疑便是这样的作品,它虽不是什么鸿篇巨制,却让你不得不将其归入经典的行列。它能给接触过它的不同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震撼,并施之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我与地坛》就要和了解史铁生联结在一起。他饱经苦难,在21岁时便双腿截瘫而不得不凭借轮椅走路;他自学英文,后来又转而写作;他没有了双腿,而思想却走得比正常人都远。在徐晓的《半生为人》中这样描述她的朋友史铁生:“他在倍感艰辛困惑的时刻,仍然帮助朋友去希望,去热爱,去生活。他之所以选择写作,也并不是因为这条道路更加轻松,而是由于命运的坎坷使他倍感忧郁和孤独。写作,也成为了他和读者沟通与交流的渠道。”
    《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没有希冀什么,即使是有,或许也只是期望借此告诉那些需要勇气的人,让他们知道世间万象杂陈,应该鼓起勇气去不断地尝试,还有一个经历过过多苦难的人对心灵的锤问与对生命的诘问。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终于找到答案了,再不为“是佛渡化了众生,还是众生渡化了佛”那样的问题而迷惘。
    “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这世界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人在生活面前,是渺小的,同时又是伟大的。生活所赋予史铁生的是苦难之后面对生活的勇气。
    史铁生用敏感的笔触记下了在十五年中常来这个园中的人们,用他历尽磨蚀而变得坚强的心和宠辱不惊的双眼注视着十五年来园中景物的变迁和园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对相扶相携的老人,风雨无阻地走过他们的岁月;腰间挂着一个扁瓷瓶的饮者,常在园中独饮以消磨他的时光;一个追逐梦想的长跑者,在坚持中一次次地与“成功”失之交臂;一个美丽但智力缺陷,在哥哥的呵护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小女孩,一个人蹲在地上捡树上落下的小灯笼。在笔者眼里,他们都是那样的独一无二。老人,中年人,孩子,还有值得同情的弱势群体,史铁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着他周围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人一事……,他于苦难中思索,并用心灵去镌刻,世间的生旦净末丑尽在其中。
    最为感人的,莫过于史铁生笔下的母亲,那个每天久久地望着儿子坐着轮椅渐渐消失在视线中,那个走遍偌大的园子寻找儿子的人。读之,不觉间潸然泪下。是啊!“儿子的一切苦难,在母亲那里都是加倍的。”
    《我与地坛》是一部生活的史诗,令人难以不动容。读毕掩卷,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惑着。应该说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还是《我与地坛》的史铁生呢?正如史铁生所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自己,这些恰是是我们这些正常人所熟视无睹,见若未见的。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又是温暖的,它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飘渺之作,尽管他已经有了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般的洒脱。
    史铁生锤问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心灵,探寻的也不只是自身的生存状态。他让我们一些四肢健全的人自惭形秽,并由此而不由自主去探寻一些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母爱,比如同情,比如感恩……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从那时到如今已经能二十余年。或许,今天地坛的景物更加物是人非了,但《我与地坛》早已成为一代人心灵深处的回响。诚然,每个人都希冀超越自己,却又不是每个人能够做到。史铁生经历了他的苦难历程,见到了他的彩虹,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笔耕不辍,去慰藉自己的心灵,去慰藉那些爱他的人。
   
一篇旧文,纪念天国的史铁生。
话题:



0

推荐

张兴军

张兴军

81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生于乡村泊于京 年至三十未可名 我类皆称蜗居者 客卧他乡遍呼朋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