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看到国内某著名财经媒体对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专访,通篇褒扬的调调,叙述的是伊利重回乳品行业老大的道路。

看到几组数据,2010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的抢眼的三季报,营收235.25亿元,净利润5.63亿元。2009年,伊利集团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636.66%,全年营收243.24亿元,净利润6.48亿元。偌大的一个乳品企业,在经济形势大好的两年中取得了12.11亿元的“巨额利润”,难怪有重回老大之谈。

不过回头看看2008年,净利亏损是16.87亿元,减去2009、2010的盈利,等于4.76亿元,意味着三年不仅白干,还亏损了近5亿元。而在2008年,娃哈哈的净利润接近50亿,2009年80亿,2010年预测利润100亿。相比之下,不胜唏嘘。

潘刚的论断是中国乳企早已融入全球化竞争,得奶源者得天下,而这方面恰恰伊利做得较好,尤其是他们创立的“奶联社”模式。

事实上,2008年伊利的巨额亏损,和三聚氰胺事件密切相关,当时的问题恰恰也是奶源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是中国乳品行业当时的通病,尽管如今有所改善,但奶源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回到文章所谈的国际化,年营收235亿,净利润仅仅不到6亿,如此之低的利润率何谈国际竞争?近几年,乳品涨价此起彼伏,不仅和CPI同步,而且领先于CPI涨幅,利润率仍然如此之低就更加难以理解了。

历数伊利历史上的两次危机,一次源于高管挪用公款,另一次是三聚氰胺,每一次危机都让这家企业经过数年甚至更久才恢复元气。这样来看,预期谋求行业的老大地位,不如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利润率的问题,免得弄成尾大不掉的烂摊子。

话题:



0

推荐

张兴军

张兴军

81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生于乡村泊于京 年至三十未可名 我类皆称蜗居者 客卧他乡遍呼朋

文章